平面設計的知覺四:色彩
在藝術創造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音樂家從視覺色彩的表情功能來喻證聽覺色彩的表情功能,而畫家卻反過來從聽覺色彩的表情功能來尋找視覺色彩表情的依據。那麽,視覺色彩和聽覺色彩是不是一回事呢?它們之間有何種關系呢?
首先,我們必須弄清什麽是聽覺色彩?物理學告訴我們:人眼所看到的顏色是由一定比值的波長和頻率組成的光波射入人眼引起的。同樣,由一定比值的振幅和頻率組成的聲波射入人耳就引起了一定的音色,不同聲波產生不同音色。這就是聽覺色彩。生理學證明,視與聽在大腦皮層中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誘導的。因此,視覺色彩和聽覺色彩不過是一種形態的質運動的兩種方式而已
不同色彩對人有著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赤橙黃綠青藍紫”這組成“彩鏈”的七種主要色光按其對人的精神所發生的興奮作用的程度,赤(紅)為最強,紫為最弱,之間依次遞減。有趣的是,這種感覺也能激起聲覺、觸覺產生類似感受。不少作曲家自覺地擁有聲、光、色彩概念和多媒體手段,可以說聽覺色彩已經成為音樂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一般認為,紅是小號的音色,同時也是熱的,電子合成器冰涼、空曠,是冷色;弦樂用聯覺把色彩與音樂結合起來,在色彩上是“暖色”,是溫柔的撫摸。聯覺是人的生理活動機制的反應。人在不同情緒下的心臟跳動軌跡:
(1)高興—每分鐘17次
(2)消極悲傷—每分鐘9次
(3)恐懼—每分鐘64次
(4)憤怒—每分鐘40次。
在這里我們看到,不同情緒的變化都會造成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功能狀態以及全身各部位的聯合生理反應,心電圖、腦電圖都會給我們顯示出不同節奏、不同速度、不同幅度的時間性圖像。不謀而合的是,音樂的表現恰好與情緒圖像所示的那些特性相吻合,情感的“幅度”在音樂中分化為三大要素:旋律、色彩、力度。當一個人憤怒激動時,他的心跳和呼吸頻率加快,血液流動加速,在音樂中就表現為節拍和節奏的緊縮;反過來,旋律的舒展、節奏的平穩等又能表現愉快的形象。而在圖形表現中,我們同樣用舒緩柔美的線形表現愉快,用跳躍流暢的線形表現高興,用滯重紊亂的線形表現悲傷,用激盪尖銳的線形表現憤怒。這種表達上相近的形態生成於由心理機制轉換到生理反應的聯動,進而引發聯覺通道的貫通
然而,聽到的音樂畢竟不是看到的色彩,各種感覺通道的共通點只是它們的感情性,可以看到的色彩來描繪聽到的聲音,必須經過類比聯想。因此在設計中需要把握的是,要想打通聯覺的主從通道,必須通過巧妙的圖形創意,接通聯想的通道,激活觀者的感覺系統。
畫冊印深圳市步壳印,包裝盒定做
印深圳市步壳印廠深圳步殼印深圳市步壳印

平面設計的知覺四: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