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中圖片的編排方式有哪些
圖片是版式設計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之一,在視覺表達上具有直觀性與針對性,通過圖片要素能使讀者更易理解畫面中的主題信息在版式設計中,可以通過對圖片進行位置、占取面積、數量與形式等方面的調控,來改變版式的格局與結構,並最終使畫面呈現出理想的視覺效果。
(1)方向編排
物體的造型、傾斜方向、人物的動作、臉部朝向及視線等,都可以使讀者感受到圖片的方向性。通過對這些因素的掌控,可以引導讀者的閱讀動線。以人物照片為例,人物的眼睛是會特別吸引讀者的目光,接下來,讀者的視線會隨著中人物凝視的方向移動。因此在這個地方安排重要的文字,是引導讀者目光移動的常用方法。此外,運用多張圖片並按照定的規則排列成一定的走向,也可以形成明確的方向性,以引導讀者閱讀。
(2)位置編排
對於主體圖片來講,在版面中放置位置的不同,對其本身的表現也將造成很大的影響。通常情況下,主體圖片會出現在版面中的左部、右部、上部、下部和中央等區域中,可以根據版面整體的風格傾向與設計對象的需求來考慮圖片的擺放位置。
(3)面積編排
在版式設計中,將不同規格的圖片要素組合在一起,利用圖片間面積上的對比關系來豐富版式的佈局結構,提升或削弱圖片要素的表現力,並使版面表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在版式的編排設計中,縮小圖片在面積比例上的差異程度,可以打造出充滿均衡感的空間。可以運用均等的圖片面積來幫助版面營造平衡的視覺氛圍,與此同時,憑借這些圖在面積上的微妙變化來打破規整的版式結構,使畫面顯得更具活力。
(4)組合編排
在圖形的編排設計中,圖形的組合排列一般分為兩種,即散狀排列與塊狀排列。針對不同的版式題材和畫面中圖片元素的數量,來選擇適宜的排列方式,從而打造出富有表現力的版式空間。
散狀排列是指將圖片要素以散構的形式排列在版面中,以此形成自由的版式結構。該類編排手法沒有固定的排列法則,只要求圖片的排列位置盡量分散並講究整體的無拘束感。因此,該類排列手法能帶給讀者以輕松、活潑的視覺感受。
(5)動態編排
具有動感的圖片可以讓人感受到一種躍動的感覺。每張圖片都會由於拍攝對象動作強弱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動感效果,根據被攝物體動感的強弱可以控製版面整體的運動感或穩定感。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將圖片本身傾斜放置,或將若乾張圖片按照定的路徑排列成傾斜的構圖等方法,來打破平衡以強化圖片的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