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製作中有哪些可食用材料
如何才能減少包裝的浪費和污染,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吃掉它們!
此外,現在還有用竹纖維與食品膠、麵粉混合製成的碗、盤、筷子、勺杯子、飯盒、一次性快餐盒等環保餐具,不僅可以作為日常生活用具,還可以食用。所以,餓了咬碗吃也不再是笑話了。
總之,隨著包裝技術的革新,可食用性包裝材料紛紛上市。

下麵是世界上已有的幾種可食用的材料
(1)大豆蛋白可食性包裝膜
它具有許多優點,如既能保持水分,又能阻止氧氣進入,還能確保脂肪類食品的原味。食用後營養價值高,同時易於處理,完全符合環保要求
(2)殼聚糖可食性包裝膜
這種包裝膜主要用於果蔬類食品的包裝。它採用貝類提取物殼聚糖為主要原料,與月桂酸結合在一起,便可生成一種均勻的可食薄膜,厚度僅為0.2-0.3mm。用該包裝膜包裝去皮的水果,有很好的保鮮作用
(3)蛋白質、脂肪酸、澱粉復合型可食性包裝膜
這種包裝膜的特點是可根據不同需要,將不同配比的蛋白質、脂肪酸和澱粉結合在一起,生成不同物理性質的可食性薄膜
(4)水蛋白質薄膜
這種包裝膜適合於覆蓋膨化澱粉食品。該膜是一種可代替泡沫聚苯乙烯的新型包裝材料,其強度與普通食品包裝用的合成薄膜相當。因為它的主要成分為玉米,所以具有生物分解性能,不會污染環境。
(5)渣為原料的可食性包裝紙
它除了可用於一般的食品包裝外,最適合作為快餐面調味包的包裝,其特點是用熱水一泡便溶化,不用撕開包裝,不僅方便,而且還有一定的營養的值
(6)食性包裝容器
這種容器主要用於馬鈴薯片的包裝。在試制過程中,模仿馬鈴薯片的加工工藝添入熏味、醬味、雞味等不同口味,以及酸、咸、辣等不同風味的調料,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喜好
(7)米蛋白質包裝膜(紙、塗層)
主要用作快餐盒和其他帶油食品的包裝及塗層,由紙與玉米蛋白質合成不會被油脂透濕,而且將其放入油鍋煮沸也不會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