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平面設計你的印深圳市步壳印方案怎麽用
在策劃的階段,交互設計師至少要考量三個程度的使用者:初學者( beginners)、中級使用者( intermediates)和專家( experts)一般來說,初學者需要的是引導,中級使用者需要的是提示,而專家需要的是掌控力。
關於這一點,帖歐·曼道爾( Theo Mandel)在《界面設計的元素》( The Elements of User Interface Design)書中提出一個很貼切的比喻,他說:“這就像是讓人開車或坐火車一樣,開車時,使用者完全掌控他們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地,但問題是,使用者必須有一定的技巧才能開車,而且,開車的人還必須知道自己想去哪裡。火車則會強迫使用者成為乘客而不是駕駛員。
對於慣於開車的人而言,他們也許不喜歡火車,因為他們無法控制火車的時刻表和路徑,但新手和偶爾為之的人,多半會喜歡搭乘火車,因為他們根本搞不清楚狀況,所以不介意讓火車駕駛員來主導他們的旅程。
年輕交互設計師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所有的使用者都當成是專家,因為交互設計師很容易將自已對於產品或界面的瞭解,直接投射在使用者的身上,這種情況,在軟件及網絡設計方面最容易出現。
另外一個極端,則是太過於傾向初學者的設計。一般人停留在初學階段的時間並不會太長,而且大多數的人並不覺得自己是初學者,因此一定要讓使用者能夠選擇去關掉像是“操作提示”或是“功能導覽”這些初學者才需要的元件。在接觸互動軟件或硬件產品之後,絕大多數的人很快就會做出選擇:一是放棄這個產品二是繼續使用並且進階成為中級使用者。
盡管這些使用者,會很快去熟悉自己所經常使用的功能,但鮮少有人會多花時間,去徹底認識其他自己不需要以及不常用的部分。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停留在中級使用者的階段,而不會達到無所不知的專家的境界。如果不相信的話,只要把手機的說明書拿出來,詳讀之後你一定會發現除了一些自己常用的功能之外,許多自己不熟悉和不知道的功能和操作方式,因為大部分的人包括你我,往往都是軟硬件產品的中級使用者。

你的平面設計你的印深圳市步壳印方案怎麽用
事實上,許多專家相信,無論網站和軟件提供再多的功能,絕大多數的人只會去學習使用其中的20%。因此在設計過程之中,交互設計師要同時為三個不同程度的使用者做考量但必須以中級使用者為依據,因為這是最大的使用者族群。
對此,知名軟件設計師亞倫·庫伯( Alan Cooper)如此表示:“我們的目標,既不是去迎合初學者,也不是去強追中級使用者成為專家。
我們的目標有三個層次:讓初學者快速而且輕松地晉升為中級使用者;小心不要為有企圖成為專家的使用者留下任何阻礙;最重要的,則是要讓留在核心的這些中級使用者開心。”
當然,個別產品會有相當的差異。例如專業數碼產品的中級使用者,對於科技的認識一定會比一般消費性數碼產品的中級使用者高。想要對於中間使用者的能力與需求做出正確的評估,一樣需要做調查和研究。
對於眼盲或視力受損的兒童來說,如何訓練好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最近來自墨西哥的兩位知名教育心理學家夫婦 Nadia Guevara和 Pedro Bori就發明了一種名叫 Smash-a-ba.的機器,可以用來幫助視力缺陷孩子發展認知水平,開發記憶和空間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