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列舉法在畫冊印深圳市步壳印公司中的應用
1.屬性列舉法的定義
屬性列舉法( Attribute Listing Method)又稱特徵列舉法( Affributes Listing Method)特性列舉法等,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羅伯特·克勞福德教授( Robert Crawford)在他1954年發表的《創造性思維方法》一書中正式提出的。屬性列舉法以系統論為基礎,主張利用屬性分解的方法對設計物進行全方位的研討和評價,這是一種從事物的屬性中萌發設想的分析技術。克勞福德認為世界上一切新事物都出自舊事物,每個事物都是從另外的事物中產生發展而來的。
創造必定是對舊事物某些特徵的繼承和改變。一般的創新都是對舊物改造的結果,所改造的主要方面是事物的特性。任何事物都有其屬性,如果將研究的問題化整為零,就有利於產生創新設想。屬性列舉法就是通過對需革新、改進的對象做觀察分析,盡量列舉該事物的各種不同的特徵,然後確定應該改善的方向及實施方法。
2.屬性列舉法的基本要
屬性列舉法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分析創新對象,列舉並整理對象的屬性。屬性列舉法屬於對已有事物進行革新的技法,因此,在確定研究對象後,應瞭解和分析事物的現狀,熟悉其基本結構、工作原理、性能、使用場合及外觀特點等內容。如果事物較大、較復雜,則應該將創新對象分解為若乾小的組成部分。然後進一步將各組成部分的功能、特徵、材料、性質、製造方法、顏色、結構、造型、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各部分的連接關系等盡量列舉出來,對以上列舉出的所有元素加以歸類,並且按照內容重復的合並,互相矛盾的協調統一的觀點進行整理。
(2)針對屬性項目提出創新設想。這一步要充分調動創新性觀察與創新性思維,只有對三類屬性中的某一方面提出新的創見或設想,才能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因此,盡量詳盡地分析每一屬性,針對屬性進行大膽思考,提出問題,找出缺陷,用取代替換、簡化、組合等方法加以改進,使產品更符合人們的需要。
3.屬性列舉法的基本步驟
屬性列舉法的基本步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第一步:確定所要設計的對象,將改進對象的特徵或屬性全部列舉出來,如功能如何、特性怎樣、與整體的關系如何等,列成一覽表。如果對象過於復雜,則應先將對象分解後選一個目標較為明確的發明或改進課題,課題宜小不宜大。
(2)第二步:將列出的屬性分為名詞、形容詞和動詞三類,從三個主要方面進行特性列舉。名詞屬性指材料、部件名稱、整體、等,動詞屬性指技能、動作、方式等,形容詞屬性指形狀、顏色、款式等。
(3)第三步:在各項目下試用可替代的各種屬性加以置換,引出具有獨創性的方案。進行這一步的關鍵是要力求詳盡地分析每一特性,提出問題,找到缺陷,再嘗試從材料、結構、功能等方面加以改進。對事物的特性分析得越詳細越好,並且盡量從各個角度提出問題,得到眾多的啟示。
(4)第四步:對眾多的屬性進行整理,將內容重復者歸為類:對相互矛盾的設想統一為一種設想,通過提問或自問產生特性聯想;按各類別,利用項目中列舉的性質,或把其改為其他性質,以便尋求更好的設想。
(5)第五步:設想應針對各種屬性進行考慮,更進一步錘煉,可獲得更佳設計方案。對方案進行評價討論,使產品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