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印深圳市步壳印設計的色相環概念
色相的數量並不是一個確定的數,從三棱鏡中分出來的是七色:紅、橙、黃、綠、青、藍、紫但每兩種顏色之間並無明顯的分界,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所以,不同的研究呈現為不同的劃分方法,色相就出現有8種、20種、24種,甚至100種等等。它們的排列是根據光的波長秩序表示的方法就是“色相環”。
許多衍生的色相環,雖然增加了色階數量,出現了許多的色相,但都採用這個色相環上基本的色相順序。這些色相與色料的色相是相似或相同的。不同的是兩種以上的色光混合後衍生的色相與兩種以上色料混合所衍生的色相不盡相同。
每一種色相都有一個明確的稱號,但通常總是用形容詞“深”“淺”來表示,這樣是無法將幾千幾萬種的色彩加以區分的。因此,色彩的研究者為了科學地區分色彩,運用了各種標識的在國外的顏料上都有色相的明確標識,例如10pB,指的就是帶紫的藍中第10色。另外某一種色相和黑、白、灰調和,無論產生多少種明度、純度變化,它們都屬於同一種色相色相指示了一種顏色在色譜或色輪中的位置。人們日常使用籠統的色彩名稱,比如紅色綠色,實際上每一種顏色存在著很多微妙的變化,盡管它們都始終使用簡單的色彩名稱例如,很多紅色在性質上與純粹的紅色大不相同,但我們仍然以紅的色相來識別它們。
此外,把一種顏色添加到另一種顏色會改變這種顏色的色相,這實際上改變了光的波長。任兩種顏色的混合可以創造出無限的層次,例如,黃色與綠色之間就有許多層次。為了概念的清晰,藝術家一般把色相放在12個層次的色輪上來確定(辨別或命名)色相在設計中,設計師在一個色系中找到合適的色相是要仔細斟酌的。甚至在直覺性選擇之外不得不借助理性的分析才能做出決定。比如紅色在設計中的使用,朱紅、大紅、深紅等各種紅色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別
色相表為拾取色相提供方便,也為尋找最恰當的色相提供了直觀的方法
此外,約翰內斯·伊頓把牛頓的七色簡化為六色:紅橙、黃、綠、藍、紫,以紅、黃、藍作為原色。原色是基本色,它可以混合成其他顏色,但本身不能被調和出來。這些原色互相混合成間色,如橙、紫、綠;間色再混合成復色,如橙綠(黃灰)、橙紫(紅灰)紫綠(藍灰)。伊頓確定了十二色色相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