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明度/色彩的三要素之一
明度( Value)是指色彩的明暗差別。不同色相的顏色有不同的明度,黃色明度高,紫色明度低。同一色相也有深淺變化,如檸檬黃比橘黃的明度高,粉綠比翠綠的明度高,朱紅比深紅的明度高等等。
在無彩色中,明度最高的色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為黑色,中間存在一個從亮到暗的灰色在有彩色中,任何一種純度色都有著自己的明度特徵。例如,黃色為明度最高的色,處於光譜的中心位置,紫色是明度最低的色,處於光譜的邊緣
把無色彩的白色與無色彩的黑色用不等量調和,就能產生不同的灰色。把不等量的灰色按一定的規則安排,就是色彩的明度等階表。把色彩的各種色相與白色、黑色不等量地調和也能產生不同顏色的明度等階。色彩的明暗程度等階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目前各國運用的明度等階表主要有三種:孟塞爾色彩體系的11等度、奧斯特德色彩體系的8等度、日本色研體系的9等度。以孟塞爾色彩體系為例:白色的明度為10,黑色的明度為0,各種明度的等階差為1。色彩的明度在色彩學上被稱為色彩關系的骨架,是支撐色彩關系的基礎要素,所以說,任何設計都應盡量將明度關系處理好
色彩有明度上的差別,這是由於光的振幅不同而產生的。產生明度上的變化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於光源的強弱或投射角度不同,一個彩色物體錶面的光反射率越大,對視覺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這一顏色的明度就越高;
二是由於同一種色相中含白色或黑色的量不一樣多;
三是物理色的色相在明度上本來就存在差異,因光源一樣,明度
上就仍舊保持著相應的差異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它可以不帶任何色相的特徵而通過黑白灰的關系單獨呈現出來。色相與純度則必須依賴一定的明暗才能顯現,色彩一旦發生,明暗關系就會同時出現,在我們進行一幅素描的過程中,需要把對象的有彩色關系抽象為明暗色調,這就需要有對明暗的敏銳判斷力。
我們可以把這種抽象出來的明度關系看作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結構了更有效地使用色彩,我們應該知道每種顏色的標準明度。這種標準明暗在色輪上看的關鍵得很清楚,色輪上的顏色按照中性明度的水平從黑到白依次排列。
光諧色本身的明度也是不等的。在由紅綠,藍紫與品紅、黃、青六色組成的色環中,前種顏色明度偏低,後三種顏色明度偏高。明度最高的為白色,明度最低的是黑色。在黑與白之間存在著一系列的灰色,任何一個有彩色加白、加黑都可構成該色以明度為主的序列。紅、橙、黃、綠、青、藍、紫各色按明度關系排列構成色相的明度秩序,其中黃色最亮,紫色最暗。明度在色彩的三要素中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可以不帶任何色相的特徵而通過黑白灰的關系單獨呈現而色相與純度必須依賴於一定的明暗才能顯現。

色彩的明度/色彩的三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