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設計印深圳市步壳印形態如何創新
或許,在我們的觀念當中,書籍只是存在於平面藝術當中的設計,而概念書籍設計是一種立體空間的藝術,它使得書籍設計更加的多元化,更是擴展了書籍的範疇,使我們意識到書籍設計更應該是存在於空間範圍的藝術。
概念書籍相對於傳統書籍有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它追求形態的變化,標新立異,這也是概念書籍立足於設計界與市場的主要原正是它對於傳統書籍的反叛與發展,才引起越來越多的設計人員和研究人員的重視
“概念”一詞是指思維的一種基本形式之一,那麽“概念書籍”應理解為書籍設計的一種形式,但是這種形式應當是一種新的思維、新的思路、新的理念,但同時必須依托於書籍整體設計的“新形式”。而“新形式”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被解釋為:剛出現的或由經驗到形成新的事物形狀結構的一種表現等。所以概念書籍應該可以解釋為一種應用於書籍內容設計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思路設計理念,它運用新的組織結構與創新形式,加上對於材料的嘗試,力圖使讀者獲得“視”“觸”“聽”“嗅”“味”五感上全新體驗的書籍形式。
老子有句名言“反者,道之動”,概念書籍不必拘泥於傳統設計思維的束縛概念書籍設計就是要打破書籍的平面設計,形成造型藝術,使平面的書成為“書的雕塑”。概念書籍的設計是對傳統書籍設計的一種延伸,是在保留傳統書籍設內在精神閃光點的同時,賦予書籍新的形態。這種新的形態使書具有了新的生命力,使書以各種趣味盎然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
概念書籍設計對於傳統書籍的挑戰,就像後現代主義相對現代主義一樣是一種新的觀念的挑戰,它改變了人們對書籍形態的傳統認識,並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種類的書、不同的閱讀人群、不同的經濟價值,設計出不同形態的書,給人更深刻的記憶、更深沉的感動。
目前,書籍被定位為“書的雕塑”,我們看到的似乎不是書籍,而是一種立體的、建築藝術的觀念,是一種信息的容器。“書籍的形態學是設計家對於主題感性的萌生、悟性的理解、知性的整理、周密的計算、精心的策劃、節奏的把握、工藝的運籌等一系列有條理有秩序的整體構建。”概念書籍設計的興起,無疑是書籍設計的一場革命,它表現為人們傳統閱讀行為的改變和對書籍傳統的鉛字文化的“破壞”,創造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設計產物。
概念書籍按照其形態的來源可以劃分為兩種,分別為自然形態的概念書籍設計和抽象形態的概念書籍設計。自然形態的概念書籍設計的書籍形態來源於對自然形態的模仿,以自然的形態為手段來表達書籍的深刻內涵,外形與形態相呼應共同對書籍信息的傳播作貢獻。這種書籍的設計,定要註意形態的寫實感覺、質感的表現和結構的準確無誤。這就要求設計師在生活中多加觀察與思考,所謂實踐出真知,沒有實踐、觀察的過程就很難有好的設計,創新來源於日常生活的點滴積累,在概念書籍中適當地利用其他語言來表現事物,在現實的基礎上進行升華,可能就會得到一個全新的創作物象。
此外,想要設計出一本好的書籍,特別是自然形態的概念書籍,身為設計師的我們一定要對材料的特性瞭如指掌,只有這樣你才能選擇合適的材料,在進行工藝的加工的時候才能把握好最後的效果自然形態的模仿來源於我們的生活,包括人物、動物等有形的事物,但又要高於我們的生活,對生活物象的形態進行加工,而不能完全照搬抽象形態的概念書籍的形態來源於我們的想象空間,這種對想象空間的追求也正是抽象概念書籍設計的基礎所在。
這一類型的概念書籍試圖讓讀者在閱讀與欣賞書籍的時候產生無限的想象,試圖引起觀眾美好的回憶或憧憬,通過抽象的形態來表現一些書籍的內容,在形態的蛛絲馬跡中增強對書籍內容的理解。抽象形態的概念書籍在圖書市場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與自然形態的概念書籍相互影響,共同促進著概念書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