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印深圳市步壳印要考慮的中國的色彩特性
受中國傳統文化與宗教思想的影響,在我國,白、青、赤、黑、黃被稱為中華五色,被奉東、西、南、北、中“五方正色”。《尚書》載:“採者,綠、黃、赤、白、黑也;言施於繒帛也。”“五色”被定位“正色”,並象徵尊貴和權威,其他色定為司色,其中正色代表正統的地位在中國,黃色與特定的觀念聯系在一起。
《易經》上說“天玄而地黃”古代陰陽五行學說將五色與五方和五行相配,土居中,故黃色為中央正色,古人將它定為天地的根源色。黃色時常與榮耀聯系在一起故而黃色具有“崇高”“尊嚴”和“權力”的象徵意義,在中國人的心理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中國人偏愛紅色,也有著深厚的文化根源。烈日如火,其色而紅,紅色是源於太陽的顏色因此古人認為日為德,月為刑,月舊而萬物死,日至而萬物生(《淮南子天文訓》)。陽光讓萬物生機勃勃,出於對太舊的依戀和崇拜,象徵太陽的紅色備受國人青睞。
在中國,由於紅色與慶祝活動或喜慶的日子聯系得最為緊密,因此紅色具有的象徵意義比西方國家要強烈得多。凡是與吉祥、興旺、熱鬧等有關的事物,在漢語中都喜歡用“紅”色來表示,比如“分紅”“紅利”“紅火”“紅包”等。表示順利和成功時,也用“紅”色,如“披紅”“開門紅”“滿堂紅”等
在中國古代,用顏色來表示貴賤尊卑的還有白色,比如“白衣”“白屋”“白身”等就分別指稱平民、茅草屋及沒有官職或功名的人。因此,在特定情況下,白色使人產生卑賤、清貧的聯想。
在我國古時貧民的服裝多為青藍色表示樸素,文人的服裝用藍色表示清高,我國傳統的青花陶瓷中的青藍色則表現中國人沉穩內斂的民族性格中國人對色彩的把握不僅體現在三原色上,“間色和復色”的使用也毫不遜色。中國染織的色彩運用出神入化,任何織物的底色總是與其上的圖案數量保持著協調,不僅能夠成功地運用全色調,而且能夠掌握光影的細微變化。在中國陶瓷上運用得最成功,也是最普遍的,是淺藍色、淺粉紅色和淺綠色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對色彩的獨特感受和表達,但由於中華民族的統一性,各個民族之間又相互影響,在顏色的審美上既具有差異又有許多相同之處,這可以理解為是中國文化的整體認同。

平面設計印深圳市步壳印要考慮的中國的色彩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