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設計的藝術定位
形態定位
針對書籍的形態,應該樹立新穎獨特的觀點。這就要針對讀者具有的很強的好奇心和對書籍不同形態的感性認識,創作者創作出一種合理的、能表達自己思想的、不僅僅有一種功能的、能在表現書籍的內容上具有更獨特見解的書籍形態根據這種特點,在對概念書籍設計之前就要對書籍的形態進行定位。
例如,《懷珠雅集》這套書,引發了許多讀者的喜愛,他們不惜花費大量金錢來收藏,這反映或表達了讀者對具備恰當的書籍形態又符合其藝術氣質的書籍的熱愛程度超出了自己的想象,這是為什麽?因為首先,書籍的形態真正彰顯出了書籍的涵義,書籍的形態根據書籍要表達的內容進行了定位。他們渴望得到這本書,因為設計者將這本書籍內容及不同凡響的創作觀點和審美觀融合在了書籍的形態設計中。
《懷珠雅集》一共5本,介紹的都是過去收藏家和文人的藏書票。呂敬人先生曾說:“但是單做這樣一本書我覺得它沒有閱讀價值,於是就將一些關藏書、買書、看書的只言片語編在每一頁上。本來出版社僅僅想出本畫冊,但是我覺得,第一,年輕人對藏書票並不瞭解,第二,藏書的功能未能體現在閱讀之中,所以必須把讀書的趣味、讀書的享受讓大家瞭解到,那才是真正的書籍的內涵,所以這本書籍設計完了,它的內涵擴張了,遠遠比做一本畫冊的閱讀價值高。”藏書票是貼在書籍里的小小的裝飾畫。人們翻開一本書,首先看到的是一幅與精美的裝幀設計相配合的美麗的藏書票,對於藏書是能增加裝飾效果的。就形式美感而言是這樣,若就藏書票的藝術來說,它更有深刻的意義。藏書票的畫面雖然不大,它既是一種獨立的藝術,更包含有藝術創作的一切要求和表現。
從內容說,它可以表達藏書者的思想、感情、修養、興趣;在表現手法上,它可以是寫實的、寫意的、象徵的、抒情的;在技巧上,它可以運用各種版畫品種的特技;在形狀上,也不限於是方、是圓、是三角;在色調上,也可以自由創造,只要求對於書籍有美的裝飾效果。藏書票為讀書、愛書、藏書人所使用,不僅僅裝飾自己的藏書,標志著藏書者的所有權,而且表達讀書人的懷抱和心願,更可使藏書留給後人作為某些方面的研究資料。由此看來,藏書票雖然是一種小小的裝飾畫,而在藝術上所含的意義卻是多方面的。
針對這種情況,這本書的定位就以藏書票設計為主,進行相應的形態定位根據這樣的定位,結合藏書票的文化內涵,對此提出了全新的設計思路。接著對藏書票真實藝術價值進行了全部詳細的分析。對一些年齡在30歲左右的讀者,他們需要掌握藏書票的發展過程及藝術價值,對書籍設計時有關藏書、買書、看書的只言片語都要在書籍中標註好學者的詳細情況,並且圖文並茂,在視覺上使我國的文化內涵與強烈的民族氣息相融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促進了現代人對當代審美的興趣,大大促進了書籍設計有效的發展。
概念書籍設計不僅僅強調書籍中的語境,更註重的是書籍形態的不斷演變。進一步強調因書籍形態引起的不同的設計技巧,在技巧中體會濃厚的文化內涵,使設計內容更加充實,如內容的排版要求要與書籍形態做到“內外一致”,它的字體的大小、段與段間的距離、行與行間的距離等,這些在書籍設計時雖然不是主要的工作,但是其作用不容忽視,它們的設計規則要嚴格執行。因為有了這些要素,才能豐富表現《懷珠雅集》的真實“面目”,真實“面目”與書籍的形態才能做到相得益彰,從而引起讀者對這本書的極大興趣。
在設計這本書籍的內容時,為了讓讀者進入到大自然的幻想當中,創作者根據書籍的形態獨具匠心地對書籍的用材進行了選擇,在用紙上頗費心思,例如選一些天然的手工製造的宣紙將其做成圓形。同時裝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運用了經典的線頭,使書籍的整個氣質表現出了不同凡響,這也是引起人們青睞的原因。在創作流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在成品後要觀察是否完美。做好的最終成品一定要經過好幾道工序才能做到完美,這個工作類似於人們常說的“雞蛋里頭挑骨頭”,要求十分嚴格。做不到最好不能看作完美。
總之,概念書籍設計教會了我們很多,通過詳細闡釋對書籍形態進行定位的意義,我們知道只有對書籍形態進行合適的定位,讀者才可以從書籍中體會到概念設計帶來的快樂。當手捧一本形態別致的概念書時會身心愉悅,還可以從書籍中找到快樂的理由。這就是概念書籍設計給人們帶來的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妙處。

書籍設計的藝術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