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深圳市步壳印公司模切壓痕(啤/壓線)工藝常見問題
1.模切壓痕線位置不準
(1)模切刀版製作時有誤差;應選擇先進的製版方式。
(2)紙板叼口規矩不一;應選擇高精度模切機,並增大後定位距離。
(3)模切版與印品未對正;應重新校正模切版或前規、側規來調整印品的位置。不
(4)模切壓痕車間與印深圳市步壳印車間的工作環境不同,造成紙板纖維變形也會使模切壓痕線位置不準;應盡量保證模切壓痕與印深圳市步壳印在同一環境下進行。
2.壓痕線不清晰,有“暗線”或“炸線”
(1)壓痕鋼線和壓痕模的選擇不合適,應按照以下公式選擇。
①若待模切材料為白板紙,壓痕模和壓痕鋼線應滿足
壓痕模槽深=紙厚
壓痕模槽寬=紙厚×1.5+壓痕鋼線厚度;
壓痕鋼線高度=模切刀高度一紙厚±0.05mm。
②若待模切材料為瓦楞紙,壓痕模和壓痕鋼線應滿足:
壓痕模槽深=瓦楞紙壓實時的紙厚;
壓痕模槽寬=瓦楞紙厚×2+壓痕鋼線厚度
壓痕鋼線高度=模切刀高度一瓦楞紙壓實時的紙厚。
(2)模切壓力調整不當;應通過調壓機構調整壓力大小。
(3)固定墊板粘貼的厚度不準確;調整方法是重新墊紙。
(4)紙質太差或紙張含水量過低使紙張脆性增大,韌性降低,從而產生“炸線”;可以通過增大環境濕度來解決。
3.壓痕線不規則
(1)壓痕模的槽寬不合適;應按上述方法重新選擇。
(2)模切刀版上的線縫太寬,壓痕鋼線在壓力作用下出現扭動;應更換使用合格的模切刀版。
4.折疊糊盒時,紙板摺痕處開裂
折疊糊盒時,如果紙板壓痕線外側開裂,原因是壓痕線過深或壓痕模寬度不夠,若內側開裂,則多為模切壓痕壓力過大使紙纖維斷裂所致;應適當減小模切壓力,改用高度稍低一些的壓痕鋼線,或根據紙板厚度將壓痕鋼線加寬,並使用槽深小、槽寬大的壓痕模。
5.模切時紙板與刀版粘連
(1)模切刀周圍粘貼的膠條過少或膠條硬度太小,引起回彈力不足;可根據模切刀分佈情況合理選用不同硬度的膠條。
(2)模切刀不鋒利,或紙張厚度過大;須更換模切刀。
6.模切散版
(1)模切連點小且數量少;應適當增加連點數量,製版時盡量使印品長度方向同紙張傳輸方向保持一致。
(2)選用的膠條硬度小;應換成硬度大、彈性好的優質膠條。
7.模切中產生過多的紙毛和紙塵
(1)模切刀不鋒利、質量差,規格選擇不合理;應根據模切紙板的材質不同,選用相應規格的優質模切刀。
(2)模切刀刃磨損嚴重;應及時檢査,發現磨損,立即更換模切刀。
(3)模切刀與膠條的選擇或安裝不規範。因為膠條應有足夠的硬度才能壓緊紙張,讓模切刀順利地將紙張切開,膠條的安裝與刀身距離最少為1mm,否則紙張未被切開,就被膨脹的膠條拉斷,這樣就會產生紙毛和紙塵。另外,在整個模切版上膠條的數量、硬度、高度應均衡分佈。

印深圳市步壳印公司模切壓痕(啤/壓線)工藝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