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印廠提高燙金燙印質量的具體辦法
燙印工藝的基本要素有3個:溫度、壓力和燙印時間。要想獲得理想的燙印效果,一定要合理掌握燙印溫度、燙印壓力、燙印速度3個工藝參數;另外相關材料質量也必須有保障,比如承印物的燙印適性、電化鋁材料的性能及燙印版的質量等。如果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必將影響燙印效果
1.選擇合適的承印物
可以燙印的承印物材料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紙張都適合燙印。錶面粗糙、質地疏鬆的紙張,例如書刊紙、較差的膠版紙等,由於電化鋁層不能很好地附著於錶面特有的金屬光澤不能體現出來,甚至會燙印不上。因此燙印承印物應選用質地密實、平滑度高、錶面強度大的紙張,這樣才能獲得預期的燙印效果。
2.選擇合適的電化鋁材料
電化鋁型號較多,特性各異,其性能和適應材料範圍也有所區別。色澤上除了金色以外,還有銀、藍、棕紅綠、大紅等數10種。選擇電化鋁不僅要選擇合適的色澤,同時還要根據承印物的不同選擇相應的型號。
電化鋁的質量基本靠目測和手感決定,主要檢查電化鋁的色澤、光亮度,以及砂眼大小和數量等。質量好的電化鋁色澤均勻,燙印後錶面光潔,無砂眼。對於電化鋁的牢度和緊度一般可通過用手揉搓,或用透明膠帶紙試粘表層進行檢查。如果電化鋁箔不易脫落,說明牢度、緊度較好,比較適宜燙印細小的文字及圖案,且燙印時不易糊版;如果輕輕揉搓,鋁箔就產生脫落,則說明其緊度較差,只能用於圖文較粗糙的印深圳市步壳印品的燙印。
另外,還要註意電化鋁的接頭應越少越好。值得註意的是,電化鋁一定要妥善保管,應存放於通風乾燥處,不能與酸、鹼、醇等物質混放,並要採取防潮、防曬、防高溫等措施,否則會縮短電化鋁的儲存壽命
3.做好燙印版
燙印版分為銅版、鋅版租樹脂版。相對來說,銅版最好,鋅版適中,樹脂版稍差。因此,燙印精細圖文應盡可能使用銅版。對於燙印版,要求其錶面平整,圖文線條清晰、邊緣光潔、無麻點和毛刺。如果燙印版表面略有不平整或輕度擦傷、起毛,可用精炭輕輕擦拭,使之平整光滑。燙印版腐蝕深度應略深,至少在0.6mm以上,坡度在70°左右,以保證燙印圖文清晰,避免糊版現象,同時提高燙印版耐印力。燙印對文字、線條和圖案設計有一定要求,圖文應盡可能粗細適中、疏密合理,如果過於細小,則容易缺筆斷畫;太粗太密,則又容易糊版。
4.控制燙印溫度
燙印溫度對熱熔性有機硅樹脂剝離層和膠黏劑的熔化程度影響較大,燙印溫度一定不能低於電化鋁耐溫範圍的下限,這是保證電化鋁膠層熔化的最低溫度。如果溫度過低,熔化不充分,會造成燙印不上或燙印不牢,使印跡不結實、不完整;溫度過高,熔化過度,則會導致印跡周圍附著的電化鋁熔化脫落而產生糊版,而且高溫還會使著色層中的合成樹脂和染料氧化聚合,印跡起泡或出現霧斑,並導致鋁層和保護層錶面氧化,使燙印產品光亮度降低或失去金屬光澤。一般來說,加熱溫度應在80~180℃間調整,燙印面積較大的,電熱溫度相對要高些;反之,則低一些。具體情況應根據燙印面積、電化鋁類型、圖文狀況等因素確定,通常要通過試燙印找出最適合的溫度,以最低溫度而又能燙印出清晰的圖文線條為標準。
5.合理掌握燙印壓力
燙印壓力與電化鋁附著牢度關系很大。即使溫度合適,如果壓力不足,也無法使電化鋁與承印物粘牢,易產生掉色、印跡發花等現象;反之,如果壓力過大,襯墊和承印物的壓縮變形加大,可能導致糊版或印跡變粗,因此應細致調整好燙印壓力。
設定燙印壓力時應主要考慮電化鋁性質、燙印溫度、燙印速度、承印物材料等。一般來說,紙張密實,錶面平滑度高,印深圳市步壳印墨層厚實,燙印溫度較高;機器轉速慢的情況下,燙印壓力應小一些,反之,則應加大。另外與印深圳市步壳印相似,燙印版的襯墊也應有相應調整,對於平滑的紙張,如銅版紙、玻璃卡紙,最好選用硬性襯墊,這樣獲得的印跡比較清晰;相反,對於平滑度差、錶面較粗糙的紙張,襯墊最好軟一些,特別是燙印面積較大的印件,而且,燙印壓力一定要均勻,如果試印時發現局部燙印不上或產生花麻,可能是此處的壓力不均衡,可在該處燙印版下加墊薄紙,進行局部調整。
6.燙印速度盡可能恆定
接觸時間與燙印牢度在一定條件下是成正比的,燙印速度決定了電化鋁與承印物的接觸時間。燙印速度慢,電化鋁與承印物接觸時間長,兩者黏結比較牢固,有利於燙印;反之,燙印速度快,燙印接觸時間短,電化鋁的熱熔性有機硅樹脂層和膠黏劑尚未完全熔化,易導致燙印不上或印跡發花。當然,燙印速度還必須與壓力、溫度相適應,如果燙印速度增加,溫度和壓力也應適當加大。

彩印廠提高燙金燙印質量的具體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