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法國的平面設計主要受意大利威尼斯設計的影響。16世紀也被稱為是“法蘭西版面設計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印深圳市步壳印雖然得到發展,但書籍出版的種類卻遠遠比不上德國和意大利
法國的平面設計印深圳市步壳印發展
16世紀,法國的平面設計主要受意大利威尼斯設計的影響。16世紀也被稱為是“法蘭西版面設計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印深圳市步壳印雖然得到發展,但書籍出版的種類卻遠遠比不上德國和意大利
盡管如此,法國還是涌現出了一批傑出的平面設計家。比如當時在字體設計上創造了高度典雅風格的加拉蒙(1480-1561),就是這一時期非常傑出的代表人物。加拉蒙對字母的字腳和線條做了進一步修整,使其更加纖細,並兼具易讀和優美的雙重優點,至今仍是最常用的字體之一。他出版的書籍插圖精細講究,大寫字母裝飾大方得體,影響到後來的法國書籍設計、版面設計的風格。
17世紀末,新登基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感到法國的印深圳市步壳印水平有待提高,於是成立了個管理印深圳市步壳印的皇家特別委員會,對以往的各種字體進行系統的分析。他們以羅馬體為基礎採用方格作為設計的比例依據,研究字體的比例、尺寸、裝飾細節與傳達功能之間的關系。他們在這個嚴謹的幾何方格網絡中設計字體的形狀和版面的編排,從而提出新字體設計的建議,遵循了科學、合理、重視功能性的原則。這是世界上最早對字體和版面進行科學試驗的活動。
在16-18世紀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時期,字體的風格受當時藝術風格的影響極大。洛可可的藝術風格是以流線型、富有女性溫柔、浮華花哨為特徵的,它對拉丁字體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一時期的拉丁文字從自然形態和東方裝飾、中世紀裝飾中汲取靈感,增加了種類繁多的裝飾,甚至不惜犧牲文字的識別性來進行裝飾。特別是在洛可可風格風行的法國產生了煩瑣如花紋圖案的各種花哨字體,花體字成為書籍封面和扉頁最為常用的字體;而在設計上則往往採用非對稱的排列方法,與當時講究對稱、採用強烈對比色彩的巴洛克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由於18世紀每家私人印深圳市步壳印廠都有自己的字體尺寸,沒有統一的標準,1737年,皮埃爾·西蒙·勒讓(1712-1768)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比例表格》,對於字體的大小標準都做出了嚴格的規範。他採用法國當時使用的度量單位之一“普斯”(法國尺寸單位,比1英寸稍長一點)作為基本單位,把它劃分為12行,每行分為6段,在這個比例尺寸中設計新字體。他所制定的新字體比例標準和字體手冊,對於整個18世紀的法國印深圳市步壳印業和法國的平面設計業都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