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電子出版物我們並不陌生,似乎覺得這種圖書的出現也並不遙遠。事實上早在1961年,美國化學文獻社已經開始利用計算機編制化學題錄,利用照相排版生產印深圳市步壳印型版本。在1967年將照相排版的磁帶作為電子型版本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閱讀,這被認為是最早的電子出版物。
電子圖書和在線圖書的概念介紹
談及電子出版物我們並不陌生,似乎覺得這種圖書的出現也並不遙遠。事實上早在1961年,美國化學文獻社已經開始利用計算機編制化學題錄,利用照相排版生產印深圳市步壳印型版本。在1967年將照相排版的磁帶作為電子型版本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閱讀,這被認為是最早的電子出版物。1969年,美國國會圖書館發行了MARC磁帶,學文摘、《物文摘)也相繼有了電子型版本。
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世界上的電子出版物以英語類內容的為多電子出版物是以數字編碼形式存儲於可用計算機讀寫的磁性介質上的文獻信息記錄載體,又稱為機讀型文獻或電子數據庫。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在2008年頒布的(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中將電子出版物作了明確定義:以數字代碼方式,將有知識性、思想性內容的信息編輯加工後存儲在固定物理形態的磁、光、電等介質上,通過電子閱讀、顯示、播放設備讀取使用的大眾傳播媒體,包括只讀光盤(CD-ROM、DVD-ROM等)次寫入光盤CD-R、DVD-R等)、可擦寫光盤(CD=RW、DVD-RW等)、軟磁盤、硬磁盤、集成電路卡,以及新聞出版總署認定的其他媒體形態。
數字技術的出現與發展,對於圖書的影響,如同紙張與印深圳市步壳印技術的出現一樣,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圖書的發展又一次迎來了機遇與挑戰。電子出版物的出現比起傳統紙質印劇書籍具有鮮明的優勢:信息量大、承載信息類型豐富,傳播範圍廣,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易分類檢索、可靠性強、製作發行成本低、環保等。由於基於計算機數字技術製作和閱讀,電子出版物的設計製作過程,要使用各類計算機軟件程序的技術支持來完成,圖書的發展掀起了新一輪的技術融入
正是因為電子圖書是基於數字技術製作的圖書,使得利用網際網絡作為出版媒介的在線出版成為可能。在線圖書將上述的優勢進一步強化,發行的速度更快、超越地域範圍與時間的限制、反饋及修訂迅速,更為有利的是可以開發各種形式的增值服務。
在線圖書在設計製作的時候,需要設計師瞭解圖書整體的發展特徵及所具有的優勢和特點,掌握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在初期發展階段可能出現了受技術影響和制約的狀況,但隨著設計師技術層面的不斷進步以及數字書籍專門設計師的出現,技術的瓶頸會逐步消除,使得設計師的創作活動有了更多的創意和表現的可能在線圖書。

電子圖書和在線圖書的概念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