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中圖形的認知心理分析
1.投射
投射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是指一個人將自己的思想、態度、願望情緒、性格等個性特徵,不自覺地投放在他人或者外界事物身上的一種心理作用
要般的觀看方式,總是要先捕捉眼前事物的一些最突出的特徵,這些特徵是可以構成對象的基本印象。在整體形象的感覺建立起來以後,利用有意的空白或模糊化處理,可以為觀者尋找、想象、補充、回味提供足夠的餘地這種方式不僅是以使人把事物識別出來,而且使識別過程變得饒有興致。由觀者建立起來的完整形象,是最符合自己意願的預期的樣子,因此也是最傳情達意的語言。投射作用的結構也與個人的心理結構、過去的經驗、對未知的不同期待等有關。實驗表明,投射現象在不同個體身上形成是具多樣性的。在一個實驗中,測試者向被試者呈現同樣的具有模糊性的材料,讓被試者加以解釋或者要求他們將這些材料重新組織起來。這時發現不同的被試者會說出不同的故事。這也說明人們所看到的客觀現實往往受到內在的心理活動的影響。簡單地說就是,世界是我們心中的樣子
進行圖形創意是把要素投射到人或物身上,使其角色化或人物化。這是打破意識與潛意識、真實與虛幻、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之間的物理障礙和心理障礙,在激起驚奇和重新認識中,把隱藏著的事理表露出來投射作用的文化基礎決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統一形態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所以,形態的“象”與其所表徵的“意”之間並非一一對應的關系。即使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觀賞者,對於同一種形態,在其腦海中形成的“內心圖像”也並不完全相間,甚至完全不同。不同的觀者可以“不同的聯想。同一個觀者也會產生多個聯想,覺得它既像這、又像那。我們從各種途徑中吸取的東西都必須憑借我們自身的心理背景在自己頭腦中把它們重新建立起來。這是一種視知覺再闡釋的過程。因此,在投射機制下形態的生成具有顯著的模糊性、多義性和不確定性
2.註意
在心理學的研究中,註意有兩種形式,即無意註意和有意註意。無意註意是事先沒有預定的目的,也無須作任何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某些事物發生的註意。它不由意識控制,是人們自然而然地對那些強烈的、新穎的滿足需求的和感興趣的事物所表現的意識指向,是註意的一種初級表現形式。例如:學生在教室里聽課,突然從外面進來一個人,這時學生就會中斷聽講不由自主地去註意進來的人,這就是無意註意。活動的、變化的刺激物,如閃爍變化的霓虹燈、反轉變換的廣告牌就比固定的媒體容易引起人們的無意註意。對比突出的事物,如萬綠叢中的以點紅花等,也容易引起人們的無意註意。由於無意註意不需要刻意的腦力勞動和意志努力,不致產生身心的疲勞,又有廣泛激發的受眾基礎,所以是大眾信息傳播最重要的手段,商業廣告的傳播主要是通過這種途徑實現的。但是這種註意缺乏預定的目的,又容易受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單憑這種註意不可能取得深刻的認知,所以把無意註意和有意註意結合起來,才能提高效率
自覺的、有預定目的,並經過意志努力而產生和保持的註意,叫做有意註意。在有意註意的情況下,所註意的對象是主體根據一定的目的而選擇的它往往是不易吸引人註意卻又應當去註意的東西。因此,使意識集中於這樣的對象,就必然能激發起註意的意志和興奮度。有意註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高級註意形式。有意註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覺清晰準確,所以它是人們獲得知識和進行工作的主要方式。但它易於引起心理疲勞,持續的、大量的刺激會降低認知效率。視覺設計的傳達內容常常是由觀者預定的並按照程序接受的東西,如何剋服習慣效應、防止認知疲勞是創意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註意的方式是人特有的信息處理模式決定的。人的感官可以接受和貯存大量的信息,只是若不引起註意,信息很快就失去。所以圖形設計必須遵循認知心理學的要求,在調動註意程度上著手,把要傳遞的信號做出特別的處理。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研究人對圖形信息註意的方式、不同的圖形的形式和傳達手段對吸引註意的作用、不同的人群對圖形信息反應的不同情況等,是把握傳播效果的重要前提
3.移情
移情是指在審美過程中,直觀情感融合從而使主體移入對象的過程。當我們聚精會神地觀照審美對象時,就會產生把我們的生命和情趣註入到對象中,使對象示出主觀情感色彩的現象。
更多畫冊印深圳市步壳印,包裝盒定製
請聯系深圳步殼印深圳市步壳印廠客服

平面設計中圖形的認知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