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設計是把時間和空間的結合
書籍設計是一門學問,它不是簡單的二維空間平面繪制,也不是靜止的藝術創作,概念書籍設計是把時間和空間完美結合的四維創作藝術。
(一)時間方法的運用
時間方法的理解
設計師在空白的紙張面前演繹著時間,在一頁一頁的閱讀翻動過程中吸納著流動的空間,整個過程充滿了對時空的表達,設計師在作品面前表現著自己,給他人傳遞自己的心路,這樣的設計,不僅僅是排版,它包括形式美、內容美、意蘊美三個層次“形式美”是折裝、線裝等外形的美感,是書籍的外在形態。設計師對形式的結構設計有很大的發揮餘地。
內容美可從立體、多層次、側面、動態等方面進行空間展示,以書的封面、版式為出發點,使書籍形態豐富多樣意蘊美”與讀者的動態相關聯,是多門類、立體的藝術,只有深思熟慮見解深刻才能設計好一本好書籍,這些方法的運用,實際上就是時間上的運用。
在同一張紙上進行平面設計,普通設計者會認為這張紙只是一張紙,而對於設計意蘊有深刻理解的設計師來說,則具有明顯的差異,正是這種看不到的差異影響著設計者的思維。這樣,概念書籍設計者會更進一步深層思考,與空間、時間進行對話。在白紙上的點線交替,對空間和時間的穿插,靜態與動態的交融,如同在滑雪場上始終保持身體與山坡的傾斜度相平衡一樣,達到完美的創作意境這種完美的創作意境的結合,包含著時間與空間相統一。
雙向互動的設計
書籍的設計只有註重付出時間的意義,才算完整,不但要讓人知曉信息,還要在時間的流淌中感受到信息。概念書籍時間的觀念圍繞著設計的互動性體現意義,在其雙向互動中,以獨特魅力為雙方提供交流的平臺。好的設計師不是局限於自己設計時間的流動,還將時間傳遞於宇宙時空之中,在概念書籍設計中把握住空間和時間,使書籍設計產生強大的生命力。
(二)多維空間方法的運用
“多維”概念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理論,可以將功能分開,展現了空間功能的豐富性,劃分得具體就能更好地表達了空間的功能。這個概念,從平面、空間動態等多方面對書籍形態整體有所把握,具有很實用的意義。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書籍的設計也受到了新技術、新媒介的挑戰,跟其他設計一樣,這種傳遞知識、承啟思想文明的載體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對設計進行劇烈的變化就成了時代對設計師們提出的要求、呼喚、命題。隨著人們審美需要的日益提升,平面思維模式的書籍設計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逐漸被多形態的空間思維取代並日益普遍,設計師將這習慣恆常的視覺語言改變,為讀者帶來新的視覺沖擊,用“多維”理念將設計者與書籍設計相融合,“多維”空間概念作為思維方式可被任何設計所引用。在多維空間的思想下尋找一種符合現代多元信息的設計背景,以體現主題、完善概念為要求,達到設計的目的。
現在的書籍形態多由“多維”概念貫穿而成,多維概念自始至終地存在於書籍的客觀形態中,不僅指這種客觀對象的設計,還包括對設計師主觀思維的設計以及大眾接受程度的思維設計,這種“多維”與設計融合的形態,也是未來書籍的發展方向及空間存在領域。
概念書籍設計主要是空間設計,它作為書籍信息的載體,是書籍傳播的重要因素,概念書籍藝術承載著書籍作為媒介所表達的所有信息。概念書籍設計作為獨立於空間的外界系統、書籍世界的主導者,書籍空間設計和所要傳達的信息是書籍傳播的主要內容。書籍空間這個有具美學性能的多維空間結構,是閱讀活動的產物,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介,是一種人為創造的空間環境。因此,概念書籍設計中的多維空間設計以其直觀、形象、生動、系統、綜合的魅力貫穿其中,成為設計的主要因素,在悄然無聲中為讀者帶來真善美的感覺,使讀者流連忘返。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藝術—一書籍空間設計,它在任何書籍中都具有很強的主導目的性,所以概念書籍隨著現代社會氣息的發展進行了多元化整合,概念書籍設計多元化成了一種社會必然。
概念設計為了表現其多維性、多元化及其綜合性,將環境藝術、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建築藝術等多種藝術相融合,概念書籍整合了各種手段來達到其有力傳播信息內容的最終目的。所以,一位優秀的設計師必須善於駕馭自己,使自己具備多元化工作技能,能夠明確書籍設計的最終目的,通過對空間分區來滿足設計對功能的需求,從而對書籍所要傳播的內容進行設計構思方案。例如一些給人快速提取信息的介紹性書籍,只要在設計時提供足夠的信息空間就可以了。
隨著設計空間的發展,數碼手段、電腦輔助等新時代元素逐漸成為構成設計空間的影響因素,這樣,設計師就不得不對書籍空間提出更深層次的要求,進行更深次的瞭解和發展。在既定的時空範圍內,運用視聽語言,精心創造出獨特的多維空間氛圍,不僅含有解釋書籍、宣傳主題的意圖,還有使讀者愉悅地參與其中,達到完美溝通的閱讀目的。

書籍設計是把時間和空間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