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深圳市步壳印工藝模切(啤型)過程中的控制
1.模切底版的選用
現在,粘貼型底模條(也稱壓痕模)的使用非常簡單方便,價格也較為經濟,故筆者建議使用粘貼型壓痕模來製作模切底版。
壓痕模必須根據紙張厚度進行選擇,壓痕模的規格用“槽寬×槽高”來表示。
槽寬(卡紙)=紙厚×1.5+鋼線厚度
槽寬(瓦楞紙)=瓦楞紙壓平厚度×2+鋼線厚度
槽高≤紙厚或瓦楞紙壓平厚度
根據一般經驗,順紙紋方向的壓痕模槽寬可減少0.1mm
2.海綿膠條的選用
為把模切完的紙板從模切版上彈回去,應在鋼刀兩邊粘貼海綿膠條。對於高速模切機,應選擇硬度大一些的海綿膠條;對於低速模切機,應選擇硬度小一些的海綿膠條。海綿膠條的粘貼位置也是有要求的,不能緊貼著鋼刀,而要留約1mm的距離,才能保證順利走紙。如果鋼刀之間距離較近,應選擇超硬特殊規格的海綿膠條。
3.壓力的調整
必須使整個模切版壓力均勻一致,特別是模切多聯產品時,更要使壓力均勻,不應發生未切透的現象,也不應將壓痕線處壓裂。一般通過在模切刀版的背面局部貼透明膠帶的方法來調整壓力。
4.連點的控制
對於自動模切機,必須在模切版上打好連點,才能保證順利走紙。連點數量過少或連點太小,會導致模切後的紙張極易脫離,模切過程中容易卡紙;連點數量過多或連點太大,會導致產品毛邊增多,影響產品效果。因此,必須控制好連點的數量和大小。連點的大小一般與紙張的厚度差不多,另外最好採用砂輪打連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連點的大小和質量。
5.速度的控制
對於採用人工續紙的半自動模切機,操作工人經常會一次模切2~3張印品,這樣雖然提高了模切效率,但每張印品的壓痕線容易寬窄不一,會嚴重影響成盒效果,所以在盒類產品的模切中應該盡量避免此種操作。
6.首樣確認
對於模切出來的第一張產品,一定要進行仔細檢查,才能盡早發現問題並及時更正,避免巨大損失。因此,做好模切工序的首樣確認工作十分重要。

印深圳市步壳印工藝模切(啤型)過程中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