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印深圳市步壳印與圖書發行的常用術語(九)
(81)在版編目( 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簡稱CP)。在版編目只用於圖書的出版,是指依據一定的標準,為在出版過程中的圖書編制的書目的數據,也有稱其為“出版前編目”的。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在版編目的數據要印在主書名頁(扉頁)的背面。CP數據分為著錄數據和檢索數據兩個部分。著錄數據包括書名、著作者責任項、版本項、出版項、叢書項、附註項、標準書號項等。CIP數據由國家指定的CP管理機構提供,提供的依據是出版部門填寫的“CIP工作單”。CIP是出版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CP工作的開展,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促進了出版管理工作,對擴大圖書宣傳、實現資源共享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82)重印( reprint)。圖書內容、版式不變,不需要重新排版,利用原來膠片(活版印深圳市步壳印時為紙型,雕版印深圳市步壳印時為雕刻版採用CTP工藝的則是排版文件)重新印裝。重印書在版權頁上記錄的版次不變,印次要標明“第ⅹ次印深圳市步壳印”,印數累計。
(83)再版( republication, imprint, republish)。如原來版本圖書已經售缺,而社會上仍有需要,可以原版本基礎上補充新的內容重行排版印裝出版發行,此即再版。再版的版次在版權頁上要在前面版次數字上累進一次,記錄為“第x版”。
(84)售缺( sellout)。圖書發行術語。發行部門進貨的圖書已經售完,尚未進貨稱售缺
(85)絕版( out of print)。指圖書原版已不能再用,且原版本內容已經過時,不準備再版的情況。
(86)發行(isue)。既可以指圖書的發行,也可指其他出版物(刊、報、音像等)的發行。發行是指把出版物作為商品,以貨幣為媒介,在社會上傳播的過程,它既包括批發,也包括零售。我國圖書的發行體制是以新華書店系統為主、多渠道發行的體制,也包括出版社的自辦發行
(87)印張( printed sheet)。書刊出版物用紙的計量單位。張全張紙有兩個印深圳市步壳印面,即正面和背面。規定以一個印深圳市步壳印面為一個印張。這樣,一張全張紙在印深圳市步壳印後就是兩個印張。
(88)稿酬( remuneration)。書刊報等出版部門採用著譯者的稿件並出版以後,按照國家規定支付給著譯者的酬金。稿酬大致分為書籍稿酬、報刊稿酬和圖像作品稿酬幾種。其中書籍稿酬還可再分為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兩部分。在稿酬中除了向書稿的作者致酬以外,有時還要向為書稿進行了審、校、編、設計等工作的人致酬。
(89)碼洋( total price)。出版物不打折扣,全部圖書定價的總金額。
(90)折扣( discount)。圖書批發時,是以低於定價的金額出售的。實際出售的價格占定價的十分之幾,叫幾折或幾扣,這就是圖書定價折扣。在表述時,把“十分之”三個字省略,如七折對折等,即為十分之七、十分之五的定價,七五折、六七折等則表述的是十分之七點五(75%)、十分之六點七(67%)的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