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面設計的發展和特色
推動了文化的傳播和商品的流通,也促進了現代平面設計的產生與發展。最早本土化的現代商業平面設計當屬上海的“月份牌”廣告。這種商業廣告招貼繼承了年畫的某些形式往往印有全年的日歷,具有裝飾性和實用性。
1896年,上海鴻福來票行送給客戶的“滬景開彩圖”一般被認為是最早的月份牌。早期月份牌繼承了年畫傳統,多為歷史故事、古裝人物和吉祥圖案,後經鄭曼陀(1885-1961)的發展,將古裝仕女變為時裝仕女,一時大受歡迎。“月份牌”廣告最著名的設計師為杭稚英(1899-1947),他的設計以炭精粉打底再渲染水彩,造型上吸取西方的透視技法,形式與照片類似,逼真細膩。杭稚英一派設計師還包括金雪塵、李慕白等,他們設計的人物造型嚴謹,面容端莊嫵媚,著裝設計時尚,飽含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因此當時的各種商業宣傳、包裝等均以用此類設計為時髦此類月份牌廣告,主要面向大眾未涉及定位,不斷探索和引導著大眾的審美品位。
風格類似於英國19世紀後半葉興起、影響了面向大眾的平面宣傳風格達半個多世紀的“維多利亞風格”,因此也可以說是中國的維多利亞風格
與此同時,新文化運動中具有進步思想的文人也在開拓著平面設計的另一方天地。這個領域的設計主要表現在書籍裝幀方面,他們的設計註重思想性、象徵性、表現性,借鑒中國傳統圖案,重視漢字的表現力,同時又糅合西方現代藝術思想,倡導“拿來主義”又不失民族特色,形成了簡潔穩重、意蘊深邃的風格。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魯迅(1881-1936)、元慶(1892-1929)、豐子愷(1898-1975)等。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在運用招貼歌頌黨和社會主義新中國時,平面設計綻放出了獨特的魅力。從風格上說,繼承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宣傳品的圖畫主義,形式以圖畫加口號為主,字體沒有特別的設計,主要是主體人物形象動人。主體人物大都為類型化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建設者和保衛者,造型充滿力量感,設計呈現出健康、向上的風貌。這個階段,不是設計思想與設計家造就了平面設計,而是時代造就了平面設計。這時期的平面設計雖然具有很強的時代感,但思想文化的統一也造成了平面設計的單調,造成了受眾的審美疲勞。因此,改革開放後,馬上為新的形式風格所取代。改革開放以後,大批國外設計作品的涌入使得平面設計者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加上這一時期經濟的飛速發展,設計需求大幅增加,平面設計領域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深圳作為沿海交流的前沿城市,率先引進了香港先進的印深圳市步壳印技術平面設計長足發展,成了新時期的排頭兵,產生了一批著名設計師。與此同時,中國的其他城市如北京、天津、杭州、無錫等地也誕生了一批思想層次和藝術水準都非常高的平面設計師,如陳漢民、餘秉楠、林家陽、吳勇等。
隨著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大陸同港、澳、臺地區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更多的香港設計師如靳埭強、陳幼堅、韓秉華、劉小康等為內地所熟識。他們的設計獨具思想和個性,能夠成熟地展現出傳統與現代並存的風貌,能夠作為一種民族性語匯融入世界設計歷史,是當代中國平面設計界較為成熟的一支。香港平面設計成長時間較長,特別是在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以及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視覺傳達的融合方面,非常值得內地設計工作者學習。
更多畫冊印深圳市步壳印,包裝盒定製
請聯系深圳步殼印深圳市步壳印廠客服

中國平面設計的發展和特色